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的胃口都不太好,吃不下飯。于是,不少人把水果當正餐,還有些年輕女性,為了減肥,常常不吃主食,每天靠水果充饑。殊不知,這種做法很傷身體。
水果是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但無法滿足一天中生命活動的所需營養(yǎng)。若以水果為主食,容易導致營養(yǎng)不良、鐵供應不足,嚴重者會造成氣血兩虛。
從中醫(yī)角度看,食物與藥物一樣,也有寒熱溫涼、升降沉浮的屬性。很多水果都偏涼性,吃得太多會傷脾胃陽氣。脾胃乃人體的后天之本,是全身的“發(fā)動機”,它的功能不好,飲食中所攝入的營養(yǎng)就不能被充分運化吸收,身體沒了“燃料”,生成不了足夠的氣血,免疫力和身體狀態(tài)自然就不好。臨床中,幾乎所有疾病的發(fā)生都與脾胃失和有關。
現(xiàn)代人由于愛吃冷飲、甜食,加上勞累、壓力大、不愛動,所以體質普遍偏寒、偏虛。如果再過量吃水果,無疑使本就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一旦脾陽受損,女性容易招來月經不調、乳腺增生等疾病,男性會出現(xiàn)鼻炎、腰痛、體倦、怕冷、腎虛等問題。
對年輕人來說,過量吃水果的危害可能并不明顯,這是因為年輕人陽氣相對充足,體力旺,能一定程度上制約食入體內的寒涼。但時間久了,也會傷“元氣”。對于體虛之人或老年人,寒涼傷脾陽的癥狀就比較典型,常見表現(xiàn)是稍微吃點水果,就覺得腹部冰涼、脹痛。
因此,吃水果既要看體質,也要適度。一是不能過量吃;二是不要空腹吃;三是體虛和老年人要適量吃。若實在想吃,可以先用溫開水泡一下,或直接蒸著吃。
另外,中醫(yī)膳食觀最講究的是“和”,即“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提出谷、肉、果、菜四者搭配著吃,才能使人體的精、氣、神充足,身體康健。因此,日常飲食要以“和”為貴,不可偏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