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認(rèn)為梨性甘、微酸,涼。歸肺、胃經(jīng),有潤燥、生津、清熱、化痰功效。主治肺燥咳嗽,熱病津傷煩渴,消渴,痰熱驚狂,噎膈等。梨還有抗氧化、抗?jié)?、抗炎,?zhèn)咳、祛痰、平喘,抑菌和抗癌等藥理作用。
梨的食療方較多,一般以生食1至2個(gè),或搗汁,或蒸服,或熬膏,或煎湯15至30克內(nèi)服。以下介紹幾個(gè)食療方,供大家選擇。
雪梨羅漢果湯
組成:雪梨1個(gè),羅漢果半個(gè)。
制作:將雪梨洗凈切碎,羅漢果洗凈,水煎,水沸30分鐘后飲湯。
主治:急慢性咽炎屬陰虛有熱者。
五汁飲
組成:梨汁、鮮荸薺汁、鮮葦根汁、麥冬汁、藕汁(或甘蔗汁)。
制作:和勻涼服,不甚喜涼者,重湯燉溫服。
主治:熱病口渴、咽干及酒后煩渴,也可作為溫病恢復(fù)期的調(diào)理用藥。
梨膏
組成:秋梨100千克,麥門冬、百合、貝母?jìng)€(gè)1千克,款冬花750克,冰糖20千克。
制作:水煎濃縮成清膏,每清膏300克,加入煉蜜300克,共熬至滴水成珠為度。每服15克,溫開水沖服,一日2次。
主治:陰虛咳嗽,咽干口渴,喑啞氣喘,或自汗盜汗。
雪梨川貝冬瓜飯
組成:雪梨6個(gè),糯米100克,川貝粉12克,冬瓜條100克,冰糖100克。
制作:雪梨削皮挖心,將糯米煮成飯,冬瓜條切碎,川貝粉、冬瓜條、冰糖拌勻,裝入梨中,蒸50分鐘后食用。早晚各服1次。
主治:肺熱咳嗽,干咳咯血。
梨雖然營養(yǎng)成分高,非常美味,但是中醫(yī)認(rèn)為脾虛便溏、肺寒咳嗽及產(chǎn)婦慎服。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