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自己的專業(yè)”,一直都是高校大學生造成心理困惑的首因,調劑生的困惑更為突出,繪制你的“升級打怪”地圖,可以分步列式,層層推進,用四年的時間去探索和調整。回過頭來看,最初的選擇也許并不會鎖定你發(fā)展的前景。
如今,各地高校新生已投入到專業(yè)學習生活中,而對于部分“調劑生”來說,他們的困惑才剛剛開始。
調劑生,屬于沒有報考某?;蚰硨I(yè),卻最終被“調劑”了過去。由于名額有限,報考人數(shù)太多,又因為你填了“服從調劑”,所以就收獲了這個“妥協(xié)”與“被動”的結果。調劑存在專業(yè)調劑和學校調劑兩種情況。
近日,本報社會調查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0%的受訪者大學時想過轉專業(yè),在已轉專業(yè)成功的人士中,60.2%的受訪者是感覺本專業(yè)發(fā)展前景不好才轉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選擇專業(yè),62.0%的受訪者建議積極引導學生對各個專業(yè)有正確認識。
志愿選擇困惑一直是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方面。一位心理老師說,大部分調劑生只能被動接受調劑的事實。以至于出現(xiàn)學習興趣低下、逃課、厭學,嚴重者甚至影響人際交往。
一位高校招生辦的工作人員談道,如今調劑生群體已越來越被關注。今年北京大學幾乎做到了專業(yè)“零調劑”,而華南理工大學可以讓考生選擇一兩個“最不想去的專業(yè)”,而隨著學習的深入,考生也可通過轉專業(yè)、修雙學位等方式改變自己的專業(yè)了。
一個不屬于她的世界 改變又有什么關系呢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周若然,正蒙著被子難過。學校被調劑、專業(yè)被調劑,兩樣都占了。在人生一個搏擊的重要路口,很少失敗的她開始告急。說來好笑,現(xiàn)在回憶起來,她已不記得高考第一志愿填了什么。
起初,她對通知書上的英語專業(yè)還是有點期待的。近代史上很多大師,如錢鐘書、楊絳、季羨林、冰心等都出身西語系。當時的她,完全曲解了英專,幻想著每門課會有厚厚的英文原著小說做課本,老師將帶領大家一起研讀文學作品。但英專恰恰相反,培養(yǎng)的是掌握外語技能的綜合型人才。
課程情況和自己的預設全然不同,她對自己的學科厭煩起來,每當老師和同學投入地上課的時候,卻是她最痛苦的時候。
她開始頻繁逃課,琢磨著自己到底想學什么,換一個專業(yè)怎么樣?如果換不成又怎么辦呢?
機會終于來了,她可以轉專業(yè)了!若然去聽了所有院系的課,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填了中文?,F(xiàn)在記憶猶新的是,一個面試老師問她,為什么第二志愿填新聞系?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太清楚新聞是做什么的,只想著如果學不了中文,學新聞也行,只要能進文傳院就行!”引得老師們一陣大笑。
結果當然是她被中文系高分錄取。但后來她得到一個機會,做了報社的實習生,熱愛且更加尊敬新聞人了。
回過頭來再想這件事,她現(xiàn)在覺得,如果當初自己堅持了下來,英語專業(yè)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她不后悔選了中文,這件事讓她如此熱愛,讀書、寫作漸漸成了一種習慣,幾天不做就好像少了點什么。
調劑是一個尋找自我的旅程,她耗盡所有力氣,發(fā)掘了一個新的自我。“當我們在自身思想的幽谷中發(fā)現(xiàn)一片虛空,從而在天地萬物中呼喚、尋求與身內之物的通感對應之時,這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