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運河,半部中國史。流淌數千年的大運河,全程3200多公里,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guī)模最大、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被譽為流動的“史詩”。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江蘇是列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點段最多的省份。
近年來,江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實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立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省委書記擔任組長,省長擔任第一副組長,13個設區(qū)市全部納入建設范圍,高站位、全省域統(tǒng)籌推進;出臺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guī)《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關于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設立全國首只大運河文化旅游發(fā)展基金,高品質建成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成立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連續(xù)多年舉辦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創(chuàng)辦全國首個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上線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數字云平臺。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揚州市古運河迎來一批批游客,大家爭相打卡“運河十二景”。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大運河原點城市,揚州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決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不斷繪就運河文化揚州新畫卷,讓大運河成為造福揚州的致富河、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