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觀察者而言,接下來的兩周是需要集中精力的兩周”。全國兩會開幕前夕,《愛爾蘭獨立報》發(fā)文,表達了對中國兩會的密切關注。每年3月,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都會云集北京的兩會會場,但今年的兩會尤為引人注目。這不僅因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還因為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兩會議題對世界正在產生深遠的影響。
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進入“新平庸時代”,缺乏激動人心的亮點。而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步入新常態(tài)的同時,無論就經濟增速還是消費市場等指標而言,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最近有英國媒體稱,過去,經濟學家經常說,“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會感冒”,形容美國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而過去一年的情況表明,世界“免疫系統(tǒng)”對中國“抽鼻子”的敏感程度要超過之前的想象。正因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巨大影響力,今年中國兩會上將要公布的預算報告和2016年的增長目標,關乎低迷的全球市場能否重拾信心和動力,自然引起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
“2016年中國經濟能否實現(xiàn)預定的增長目標?”“中國政府又將如何推動經濟改革?”對于這些問題,境外媒體希望能從中國兩會的會場上找到答案。外媒關注中國兩會,最為看重的自然是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德國《商報》和英國《金融時報》等媒體眼中,關于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而包括《日經亞洲評論》在內的多家境外媒體,更是毫不掩飾地對2016年中國GDP增長目標表達了特別關切。事實上,在此前剛剛落幕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中國的經濟決策者,以及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已經贏得了包括彭博社在內的很多境外媒體的贊許。國外媒體引用英國經濟學家杰索普的觀點稱,“唱衰中國經濟論已經觸頂。”而今年中國兩會的議題,由于涉及2016年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自然一舉一動都引人注目。
不少外媒認為,中國政府已經以成功的舉措,有效平息了此前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兩會上即將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guī)劃如何延續(xù)這些有效的做法,成為各國媒體的一大看點。正如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對外表示的:“我很關注中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也希望在今年的兩會上聽到更多關于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進一步開放市場的討論,這些內容對中國及其海外合作伙伴而言都非常重要。”在此議題之下,中國經濟改革中一些更為具體的內容,也為部分外媒關注。比如和中國經濟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韓國,對中國化解產能過剩的問題非常關心。韓國投資證券業(yè)專家稱,“這一次中國政府表現(xiàn)出了強烈的決心,緩解過度生產問題。”凡此種種都說明,中國經濟這艘巨輪的走向,將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而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也將使世界受益。
中國將怎樣清理“僵尸企業(yè)”?如何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在“互聯(lián)網+”以及“中國制造2025”等方面有所推進?中國是否會加大環(huán)境治理工作的力度?這些問題既是很多境外媒體關心的內容,也是今年兩會上的重點議題。正如習近平主席在G20峰會上倡議的,推動創(chuàng)新驅動和打造新增長源,加快新舊增長動力轉換,共同創(chuàng)造新的有效和可持續(xù)的全球需求,引領世界經濟發(fā)展方向,是中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方向。而轉型升級、新舊轉換,自然是今年工作的重點目標,也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相信隨著兩會日程的展開,境外媒體關注的這些問題,將會在會場內外得到滿意的回答。
在分析中國經濟時,一位經濟學家說,“經濟學有一半是心理學”。而中國正以自己堅實的發(fā)展腳步,為世界經濟注入信心。中國信心,不僅僅來自兩會等場合向外界傳遞的積極態(tài)度,更來自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表現(xiàn)。創(chuàng)新引擎不斷涌現(xiàn)、新的增長動力加快形成、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25%以上……在各國媒體眼中,中國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兩會是外界觀察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而中國也將繼續(xù)釋放出巨大能量,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