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電影評論類欄目《今日影評》開播。中國電影產業(yè)發(fā)展到今天,電影評論類欄目在各類媒體平臺的涌現可謂恰逢其時。
近幾年,中國電影票房先后邁過100億元、200億元、400億元大關,以年均超過30%的增長速度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創(chuàng)作上,中國電影年產量也達到六七百部,穩(wěn)居世界第二。然而,今年上半年,一部《美人魚》的票房就占了電影總票房的十分之一。真正能走出國門產生世界級影響力的中國電影也是寥寥無幾。
如何提升中國電影的質量?如何推動中國由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一個必要的舉措就是加強電影評論。文藝評論和文藝創(chuàng)作如鳥之雙翼、車之雙輪,互補共進,缺一不可??稍谶^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電影評論領域盛行的是言不由衷的假話、不痛不癢的套話、無的放矢的空話、晦澀難懂的行話,更有甚者,一些電影評論完全淪為金錢的奴隸——收錢之后,對評論對象要么大肆吹捧,要么惡意抹黑。
優(yōu)質、客觀、理性的電影評論的缺失,讓電影生態(tài)處于一種失衡的狀態(tài),優(yōu)秀的影片得不到及時的推介,往往被埋沒,難以出頭;無良的創(chuàng)作者受不到電影批評的監(jiān)督約束,一再拉低電影質量的下限。以吳天明導演的遺作《百鳥朝鳳》為例,這樣優(yōu)秀的影片本應受到媒體和電影評論界的大力推介,可對于這部影片,影視評論界卻一度處于失語狀態(tài)。
香港導演杜琪峰曾說,不應該總是跟著觀眾的眼光走,有時要想辦法帶動觀眾,讓他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電影的世界,讓觀眾多一點選擇。在電影票房增速放緩、電影質量亟待提高的關鍵時刻,遠離明星八卦和市場喧囂,回歸電影評論和培養(yǎng)觀眾的基礎工作,安靜下來,想想電影和電影人應為觀眾提供些什么,才是不忘電影初心。
對電影多一些敬畏,對觀眾多一些尊重。健康的電影市場生態(tài)和創(chuàng)作生態(tài)的形成,就是需要從點滴工作做起。 (韓業(yè)庭)